汤旺朝鲜族乡红光村积极探索水稻育秧大棚“二次利用”新路径,推行“育秧大棚+果蔬种植”综合利用模式,让水稻插秧后闲置的育秧大棚“动起来”“活起来”。
红光村“两委”结合实际、因地制宜,确定了“一季育秧、一季种菜”的水稻育秧大棚循环利用思路。在水稻插秧过后,在已闲置的育秧棚内种植小柿子、小辣椒、香瓜、小西瓜等经济效益好、生长周期适配的果蔬品种。这些作物不仅适合大棚集约化种植,且市场需求稳定,既能丰富本地“菜篮子”,又能带来可观的收益。
如今,走进一栋栋果蔬大棚内,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,圆滚滚的西瓜挂在藤蔓之间;黄瓜、辣椒、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。今年,红光村共利用6栋育秧大棚种植果蔬,其中柿子棚1栋、西瓜棚2栋、混合蔬菜棚3栋。采取“线上、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,平均每个大棚预计纯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。
红光村通过水稻育秧大棚“二次利用”种植果蔬,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务工。基地聘用3名村民从事播种、施肥、浇水、采摘、分拣、包装等工作,每人每年实现务工增收约5000元。